华为胡厚崑:中国算力网络标准需统一,硬件、应用接口、数据共享应相互兼容
480 2022-09-26
世界上真正想利用卫星实现全球覆盖的高速互联网的人不超过三个,马一龙算一个,Greg Wyler也算一个。前者的starlink正如火如荼的放着卫星,别人拿着后者的O3B也赚了点钱,Greg的oneweb恐怕是撑不下去了。
回到问题本身,国际巨头Google、Facebook、Amazon也动过放卫星的念头,还有国内什么尙连(WiFi万能钥匙)之类的也想在大潮中吊两条小鱼,这些有着互联网背景的大鳄和小龟们恐怕连卫星用什么发电都搞不清楚吧?
圈钱和赚取短期的流量是他们真正的目的,要知道造卫星发火箭可不是谁都能玩的。航天领域可没那么大的风,也没有谁家的卫星用嘴吹上天的。
马一龙成功的概率只有五成,卫星互联网星座就算全球真有能成的,最多不超过三家。一家在美国,另一家可能在中国。
如果我们的互联网公司和他背后的金主有走向星辰大海的情怀的话,慷慨的拿出你们手里暂时不用的钱,成立一个整合全产业链的基金,好好想想这事该怎么办?
目前我们的状况是,航天系的科技、科工有小规模的计划,电子系的电科也有想法,清华中科院等研究系也在思量这个事,如果能把力气集中在一个点上,事成的概率能到五成。
我们总是在困难的时候才团结一心,我们总是在幸福的时候各自为政,我们不知道何时起学会了自我吹嘘,我们真的该好好坐下来,一起聊聊怎么干一票大的了。
新基建的药方已开好,就看怎么熬药了,是要放一起熬一大锅呢?还是小家小户自己随便熬一熬?
欢迎与@歪叔西哥星仔的数字观 一起学习数字背后的真像,找寻我们共同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