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堂内等待就餐的同学们 万水千山远,远不过加勉。边远贫困山村修条路有多难?在加勉乡,记者有了最深切的感受。山高坡陡的月亮山,筑路搭桥要比其它地方难很多,而人心的凝聚更决定着路能否打通。在加勉乡,困难和波折敌不过村民们对路的期盼。路来了,大家满怀憧憬,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走在路上,脱贫就有希望。 “你家年收入有多少?”“今后有什么打算?”“除了种水稻,家里还搞其他产业吗?”在加勉乡加坡村,贵州省地方海事局党委书记蔡光莲亲切地与村民韦小祥拉着家常,了解情况。 加坡村是苗族村寨,村民们淳朴、热情、好客。每每路过田地,村民们总会放下手中农活,直起腰与我们打招呼。村民大多讲苗语,听不懂,却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 这已经是记者第三次来到加坡村了,还是无法适应当地恶劣的环境和颠簸崎岖的山路,汽车行驶过程中每隔几秒就有一个弯道,让长期行走在各种山路的记者都有了晕车反应。 “路再难,也要走。看看村民们的近况,了解他们所想和所需,亲近他们,才能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好。脱贫攻坚工作需要耐心,村民的思想工作要反复做,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日复一日,总会有成效!”蔡光莲说,从脱贫攻坚工作开始,贵州海事人已多次来到这里,早习惯了这里的环境,崎岖的山路对于驻村工作人员来说是十分熟悉的风景。 (本报记者 冯蕾 周虎) 高仟村小学新食堂前,孩子们唱起了欢快的歌曲 |